抗日军“解甲归田”的历史真相


故事新编

日本投降刚过几天,盟军就在空中洒传单。有一份用中文书写,今保存在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内。它的内容,首先吹嘘英美的武器比日本的威力大2千倍,然后说,英美的战舰已经在日本海域通行无阻,美军已把两座日本城市炸为废墟,等等。

英国人急着向老百姓汇报战情,不是因为他关心民瘼,而是要为他的重归造势。他的姿势高高在上,接下来他这样警告马来亚各民族:“为了你们的安全,避开日本人的集中区,不要跟日军发生冲突”。“没过几天,英军就要回来。到时,日敌和为虎作伥的汉奸,都要受到严厉的处分。”接着说:“历年来在马来亚英勇抗战的游击队,和领导他们的英国军官,已奉命留守他们的防地。”

英军又通过盟军总部,向马共发出命令,不许马共和抗日军进城。

然而抗日军并不理会这些,各地独立队伍浩浩荡荡迈进了城市。他们接管了警察局,解除了敌伪警察的武装;接管了学校,重整教育课程;没收了敌产企业,归为人民所有;逮捕了一批汉奸走狗,拖到公审大会让人民裁决。马共成立了临时治安委员会,进而设立了各级人民委员会,形使行政职权。马共的威信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人民期待它成立“马来亚人民共和国”。

马共中央代表陈田来了一趟新山,在百老汇戏院用华语和马来话,向群众发表了一次讲话。

然而英国人在争夺这片土地上也是竭尽所能,他们的奸细特务、亲英分子,四处走动,张挂布条,写着欢迎英国人回来的字样,深怕殖民主义者回不了马来亚。

日军入侵那年,英国人在马来亚已经逗留了155年。这是从殖民槟城算起,距离殖民最后的一块土地柔佛,也有27年,他算是一个老管家了。然而在这么悠久的治理当中,他始终没有建立起一支有效的军队保护人民,以至一个来自东洋的殖民新贵,59天就鹊巢鸠占了他的淘金窝。

英国人虽然投降了,却不甘失败,暗中支持马共抗日。等到终于轮到日本人也举起了白旗,英国人的嘴角露出贪婪的冷笑,看到了重归马来亚的希望。

可如今它似乎又要落入共产党的手里了,于是,他转动着那狡猾的脑袋,要从马共手里夺走这块肥肉。

这场战争,本质上是新旧殖民主义者抢夺殖民地的争霸战,人民是被践踏和鱼肉的对象。人民自动自发拿起枪杆,跟殖民主义者周旋到底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战场。英国人说他领导抗日军,鬼话!他只是要利用人民的力量打击日军,制造机会让他重温统治者的宝座。

到了1943年,战争进入了第二个年头,抗日军也站稳了脚部,日本人渐渐的不敢随便走出他们的基地,英国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才开始向抗日军倾斜,空投武器,成立136部队与马共联合抗日。

然而136部队不过是个情报机关,没有实战经验,他们也不愿意接受抗日军的指挥,并没有跟抗日军并肩作战。他们的贡献并不多。稍有抗战意识的林谋盛,很快就被莱特出卖掉了。

英军于1942年1月,与马共签署联合抗日,当时,英军答应提供武器资金,然而英军并没有认真看待此事。在抗战初期的1942年,抗日军从盟军那里得到的武器寥寥无几,到了1943年,英美盟军才开始陆陆续续给抗日军空投武器,准备投3千500件,然而只投了2千件,日本就投降了。

英国人唯一显出诚意的地方,当属1942年初在森林内进行的“101军训”。英国特殊行动执行处主持了这项军训,参加者包括马共成员。它一共培训了165名战士,教导他们游击战术,爆破技术等,分为4批,每批为期10天。

这4批人学成后就被派到战区进行实战了。4批战士分别成立了4个独立的战斗队伍。每个队伍有自己的司令部统筹统战。他们得到人民衷心的支持。

整个抗日军便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抗战结束时,165人的队伍增加至1万五千人,独立队也增加到8个。

英国军官并没有参与领导独立队,也没提供情报和资金,开始阶段,武器都是他们从日军手里缴获得来。

至于英国人提供武器,尤其在1945年大量空投,本来是他参与抗日必须负起的责任。马共招兵买马,领导抗战,英国人负责武器和资金提供,并没有谁欠谁。胜利后英国人却要讨回武器,其实是要削弱马共,解除它的武装。然而英国人收回武器,等于把自己抗战的功劳化为零。

武器在马共手里,怎么他轻易就交出来了呢?

马共最致命的短板,在于选了两根软骨头当领导。日本打进来之后,莱特在新加坡被捕,没有拷打审问就投降了,并答应为日本人效劳,破坏马来亚的革命事业。被捕后三个小时就被释放。马共内部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这段臭史。

马共吉隆坡办事处公开代表刘一帆,1948年6月20日被英军逮捕,关押在新加坡四排坡监狱期间,狱中有批日本囚犯。他跟他们打听莱特的底细,才由他们口中透露了这项秘密。莱特的行为完全证实此事的真实性。

莱特若要跟日本人过意不去,在马共的保护下他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而他的软骨本性却使他情愿为侵略者鞠躬尽瘁,出卖马共和抗日军不计其数,包括众多重要领袖,甚至于1942年提议解散人民抗日军。然而抗战是一股宏大的潮流,不管他用什么手段都阻止不了。每当日本人屠杀了一批志士,立刻便有另一批涌将出来。

莱特最终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他作为日本人的奸细,生命已被盟军所掌控。正如大多数为虎作伥的汉奸,他立刻又跪倒在英国人的脚下。

他依旧是通过出卖革命的红利换取人头的安全,他为英国人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比起“石山脚事件”,这是一个更大的出卖。

1942年1月,英国人与马共议同抗日时,马共提出一项要求,即抗战后英国人必须允许马共建立民主独立的人民政府。英国人这时垂下了他高傲的头颅,答应了这项请求。

1943年,马共草拟“九大纲领”,把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事项写了进去。这里头又包含将抗日军编入国防部队。

这个理想激励万千马来亚子民慷慨参战,要用自己的身躯,堵住黑暗的闸门,把后代放到光明的天地里去。

尽管莱特是这次谈判的马共代表,我们却怀疑这是他的原意。因为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这个方向。马共党内存在着一股制衡投降派的势力,这股势力在抗战期间占据了上风。莱特在表面上不得不认同于这一派,换来更好地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也因为如此,他不得不拼命出卖,以消灭那些对他构成威胁的人物。如果失去总书记的黄金宝座,他的所有恶行都会立即曝光。

英军制造声势要回归那当儿,莱特看到了自己的被利用价值,开始阴阳怪气不讲人话了。譬如他说:“华人和印裔都是外侨,真正的本地人是马来人,他们不能适应革命。”又说:“世界大战已结束,群众受了很多苦难,渴望和平安定,不会再支持武装斗争,抗日军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应该放下武器,转向于和平斗争。”

莱特此时提出他的“八大主张”,把“九大纲领”的精神消弭得一干二净,把马共变成英国人的附属机构。八大的内容是:放弃武装斗争、在英联邦框架内实现自治、解散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与英殖民当局合作、回避马来亚独立课题,阶段性达至自治、加强马共的合法政治参与、避免于英军对抗。正当建立马来亚人民共和国的时机摆在眼前,他却一手把它断送。将人民浴血抗战方始取得的丰硕成果,无条件奉献给了另一个魔头。叫芸芸的为理想付出生命的英魂,得不到安息。

马共党军干部对此普遍表示不满和反对,然而第二号人物陈平,不但跟莱特一唱一和,还促使马共中央通过这项荒谬的提案。他又以军令的方式,强制抗日军执行“八大主张”的错误决策,把革命的初衷抛到九霄云外。

1945年12月1日,一万名抗日军把武器交给英国人,脱下军服回家耕田,抗日军正式解散。他们总共交出了五千多件武器,比盟军空投给他们的2千件还多出三千件。战果赫赫,却是这样收场,叫人不胜唏嘘。刚刚成立的各地人民委员会,还来不及迈出第一步,又落入了英国人和他们的走卒手中。人民刚刚走出日寇的铁蹄,又落入英帝的魔爪。太阳刚刚升起,就被一片乌云掩蔽,大地又陷入深深的黑暗。

(2025年3月28日)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我的公园

小刘之死

陈平与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