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华人的第四次动脑


作者:郑文龙


《新山华人的第四次动脑:告別巴别塔一言堂论述,开启新山华族历史的潘朵拉黑匣子!——评述〈新山华族历史真相〉》

2022年Facebook版:《告別巴别塔一言堂论述,开启新山华族历史的潘朵拉黑匣子!——评述〈新山华族历史真相〉》Jiu  Wenlong’s  Facebook 文章,2022 年 10 月 23 日。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Cj5kwxHVuMy6hisR/?mibextid=oFDknk

2024年《学文》版:新山华人的第四次动脑——评述《新山华族历史真相》,郑文龙,《学文》2024年第一期(总第二十五期)。2024年8月23日转发于Facebook,略作笔误修正。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JVJU4gyVXF5h8AqE/?mibextid=oFDknk

《学文》版,改称“新山华人的第四次动脑——评述《新山华族历史真相》”,在《告別巴别塔一言堂论述,开启新山华族历史的潘朵拉黑匣子!——评述〈新山华族历史真相〉》的基础上,进行删减、修改及增补。

一.资料增补:加上李计伟、伊静轩等人的研究成果,让百年前的历史面貌更清晰可鉴,让真相辩证更进一小步——百尺竿头向前行,十方世界齐进步!

(一)加注:李计伟《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应变与植根》(2023)

根据李计伟的研究,“国语”在南洋推广之前,南洋华社所言之“华语”主要是指方言[5]。可见,清末民初之际,南洋华社所言之“官话、国语、普通话”,才是对应今天我们所谓的“华语”(共同语)。我想,把“华”字搞懂了、把“华夏精神”弄明白了,再来辨证历史探究真相,比较省心、靠谱、宽柔而实在!

附注[5] 李计伟《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应变与植根》,二之(一)“语言之变:语言环境与语言能力”部分,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微信电子版),2023 年 1 月 24 日。文章刊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一期。

(二)加注:伊静轩《七十年来的菲华国语推行运动》(1973)

十九世纪末,南洋华社基本上还是“方言群”的社会[10];因此,当时这所官立 Chinese  School 应是以方言进行教学。我推测,在独尊义兴,潮帮侨领“总握天枢”的港主时代,这所新山官立 Chinese School 或是以当时的优势方言——潮州话作为教学用语的新山华校 [11];如果,此校已初具新式学校雏形,与一般民办方言私塾有所不同,则可视为传统方言私塾与新式公立华校之间的 “方言学堂”。新式华校全面采用华语(共同语)教学,曾经历了一段颇长的过渡期;语言与教育的发展,需时渐进演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方言私塾,在清末民初新旧交替(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觉醒年代,是否也有渐进式的教育改革过渡期?有待探讨。

附注[11] 关于早年侨民的语言歧异,伊静轩在《七十年来的菲华国语推行运动》(1973)中提及:“自清末至民初,埠中尚无其他华侨学校,本校学生系闽粤兼收。而国语在当时,犹未普遍,因方言之不同,故粤籍董事提议另开粤籍学生班,聘粤籍教师,专教粤籍学生。至于教授英文,则仍与闽籍学生混合上课。同属国人,因言语不一,于汉文则闽粤分级而教,于英文则同堂而读,不特可笑亦复可叹。”引自:李计伟《南洋华侨早期国语推广刍议》,华文教学与研究 TCSOL  Studies,2020 年第 2 期,总第 78 期。

可见,当时的菲律宾华侨学校,是闽粤兼收,并以当地菲华的优势方言——福建话(闽南语)来教学;所以,粤籍董事提议另开“广东话(粤语)”汉文班。由此看来,在新式华校(Mandarin 华语教学)未普及之前的南洋华侨学校教育,若兼收各籍贯学生,则以当地华人的优势方言进行教学,应是常态。


二.关于新山华人的第四次动脑

新山华人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动脑”,已故郑良树教授说的;

新山华人的“第三次动脑”,国家文化人物奖得主陈再藩说的;

新山华人的“第四次动脑”,肇始于张礼铭的新史料与新论述,淬炼于此时此地的这场文史义理辩证——新山华族历史真相大论战。

已故张礼铭先生,发掘新史料,提出新论述,寓褒予贬,振聋发聩,吹响了“新山华人第四次动脑”的集结号——告別巴别塔一言堂论述,开启新山华族历史的潘朵拉黑匣子,功莫大焉!

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事了拂衣去,千里不留行。

All truth passes through three stages. First, it is ridiculed. Second, it is violently opposed. Third, it is accepted as self-evident. -- Arthur Schopenhauer

所有的真理都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受到嘲笑奚落;然后,遭到激烈的反对;最后,被理所当然地接受。——叔本华

拜读叔本华的英文真言语录,深受启发;走笔至此,恭录改写中华妙文语录以回应作结,并借此向张礼铭前辈致意: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事了拂衣去,千里不留行。

最后,还是那句,旁观者清,后生可畏;

妙手著文章,事了拂衣去,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续作郑笺——黄羲初汉奸争议,宽柔校史论争,以及其他新山华族历史辩证问题,日后第三方学者及宽柔后人,自会给予公允的评价。

是为盼。

马来西亚南华派.九纹龙 @ 2024.08.23 中元普渡.HengOngHuat


~完~


#九纹龙

#华教笔记.2024.08.23-2

#新山华人的第四次动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启蒙.除魅.祛魍魉.Enlighten.DisEnchant.Exorcise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挽救一则历史佳话

谈“勿忘勿助”在精神训练方面的作用

特殊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