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给女儿和女婿的祝词

图片
我家二小姐昨天出阁,热闹过后心里洋溢着一阵谈谈的哀愁,乃到户外吹风接近大自然,想到这何尝不就是人生?回来就把昨晚在婚宴上的讲话放上网,似乎在追求另一种寄托。 # Iskandar Putri区巴哈伊社团的代表Mr Hua Keng Tong,华景同先生,各位来自远北马、吉隆坡、新加坡、台湾、上海和柔佛新山一带的亲戚朋友们,我是今晚新娘子李施谚语的父亲,欢迎大家在百忙中抽空前来,参加今晚施谚和家荣的婚礼,我也想趁这个机会讲一点儿心里的话。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已经把讲稿写好了,现在就让我把它念出来。 首先,我想说的得是,今天这个良辰美景,2023年6月25日,对家荣和施谚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是他们的人生路上的一个标杆,一个转折点。这个日子已经写在他们的结婚证书上。那是一份合约、一个承诺、一个奉献,也是一个家庭的法律基础。刚才大家还见证了他们在上天前面的宣誓,宣誓的内容只有简单的一句:“诚然,我们都服从于上天的意愿。”这是说,在未来的漫长的日子里,彼此之间要是出现意见上的分歧,要懂得放下自己的成见,以上天的更高的标准为依归,这是确保家庭团结的灵性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看见大家今天晚上那么热烈,我这里讲的是理性的一面,家庭是感性和理性的融合。各位的热情参与,给他们两位增添了几许美好的回忆。在他们未来的日子里,每当想起今天,尤其是今天晚上宴会的一幕,一定不会忘记你们。因为你们的到来,给他们的回忆增添了几许甜蜜和温馨的滋味。 作为施谚的父亲,我和我的伙伴都很高兴见到她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并在今天组织自己的家庭,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我们也由此放下一桩心事。自由恋爱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我们除了鼓励没有加以干涉。我相信他们在多年的交往中,已经充分了解彼此的性格和思想感情,在各方面都能互相接受和忍让,彼此也非常了解未来的挑战是很大的,但是心灵的团结可以克服一切。我们都非常同意他们的这一桩婚事,并给以充分的支持和最衷心的祝贺。 随着这一桩婚事今天终于顺利完成,我们也结识了女婿方的亲家,很高兴能够跟你们结为亲属,在近期内一定要找一个机会好好拜访你们,以便熟悉你们的生活。也希望施谚将来在彭家的生活过得幸福美满,跟岳父母和兄弟姐妹们亲如自己的兄弟姐妹,融洽相处,互相包容。 我们那个年代的婚礼,通常是由父母主导、安排,我自己的也是这样。我很高兴看到施谚和家荣,能够根据自己喜欢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小和平”

图片
将于本月17日开幕的马来西亚巴哈伊行政中心 以笔者个人之浅见,当今中国政府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巴哈欧拉所预言、将在本世纪出现的“小和平”同一事物的另一种诠释。“小和平”这个词为巴哈欧拉所创,(Lesser Peace,另译“初期和平”),他指新世界文明分为两个阶段,当一部分国家人民接受了他所倡导的原则,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世界将进入“小和平”历史时期。此为一个过渡时期,社会病态虽得缓解,却依然存在,直到人们在生活中体现巴哈欧拉广泛的精神原则,世界方始进入接下来的“至大和平”阶段。其字面意义与实际相符,为一个更广泛、深刻的人间天国,其荣光不是今天的我们所能正视。届时社会病态尽皆消除,战火永远熄灭,精神与物质文明相互促进,稳健发展,无比绚丽。 巴哈欧拉警告说,人们必须在“小和平”来临前——就是目前这个极具“命运抉择”的历史时期——在思想态度上做出改变,以应合天理人道,否则,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难和不可挽救的幻灭将降临头上,为视若无睹的可悲代价。 他从奥斯曼帝国阿卡军营极其闷热的囚室内,给拿破仑三世写第二封信,又给英国维多利亚女皇、俄罗斯沙王阿力山大二世、德意志王威廉一世、奥匈帝国君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教皇庇护九世及美国政府各去一函,函中宣布其现代圣者的使命,吁请他们接受他和他的教义——这在很大程度上相等于缓解政局的冲突和敌意——要是不能马上接受,彼此之间也应缓和矛盾,将“小和平”落实下来。他呼吁帝王保护人民,不要加重他们的负担。 拿破仑三世对巴哈欧拉的第一封信就已感到厌恶,他这回收到了巴哈欧拉的警告:假如你对圣者不改傲慢的态度,你将失去王位。此君不予理会,收信后不久,即爆发1870年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意外地被击败,失去江山。 巴哈欧拉表扬英政府采用代表制度和废除奴隶制度,然而说,唯有全民团结在一个共同的天道内,这生病的世界才得以永久康复。他要威廉一世收敛其嚣张拔扈的态度,否则“莱茵河畔将血迹斑驳”、“柏林将有悲恸”。不久,爆发大战,预言成为事实。他又促请梵蒂冈的教皇庇护九世不要效仿耶稣时代的法利赛人,劝他离开教廷和财富。教皇没加理会,然而教廷的开始没落,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巴哈欧拉也致函犹太人、穆斯林、琐罗亚斯德教徒、基督徒和巴比社群,预示宗教的大团结为“至大和平”来临的前奏。届时,人类从妄动、浮躁进入理智、平和。在我们有生之年,可能就可以目睹这个宏大无比的根本变

鼻尖的作用?

尽量做到这一点,就是达到了修炼的高峰:守住一个舒服的感觉,身体自然而然就健康了。 在睡觉的时候尤其显著,当守住了舒服,自然而然会抗拒思想的不速之客,因为思想是背叛感觉的,这两者水火不能相容。而感觉必须受到心灵的关注、珍惜、保护,才会不断深化,繁衍,滋生更多美好的感觉。 感觉比思想真实,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存在。而思想必须纯净,才是真实的。 所有的气功功法最后要讲的重点、所有宗教在个人层面所要教导的目的、以及所有艺术所要迈向的高峰,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要人们随时随地感觉舒畅快乐。这一简单要求,值得我们追求一生。而且,不必等到大成,就可以享受个中的美好滋味。 鼻子突起的部分叫鼻尖,它在两个眼睛的中间下面部位,向来不问何以如此,如今发现其神奇之处,免不了要惊叹上帝的杰作!因为我们只要看着它,眯上眼睛,就会产生舒服的感觉。起先在脑门中间一个叫上丹田的地方洞然开朗,脸部开始感觉松松麻麻的放开、膨胀,从这里,舒服感逐渐蔓延开来,瞬间达到四肢百骸,包括脚底涌泉、腹部气海、中部胸腔、头顶命门等部位。呼吸自动变得细长,直达小腹,如一道清泉灌溉苦干的稻田,一切静好默默而来,浑然天成,全在心中,但觉存在的无比神奇,又是那么真实,因为跟金钱一点关系也扯不上。 这是跨时代的修炼法门,就这一句:“以你的坚不可摧的意志力,守住心中一片舒服的田地”。有了它,许多所谓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方案。 如果觉得困难,可记住下面一篇颂文:上天啊!焕发我的精神,净化我的心,唤醒我的力量。我把我全部的事交托在祢手中,祢是我的向导和避难所。我将不再忧愁悲伤,我将是一个快乐欢愉的人。上天啊,我将不再满怀焦虑,不再让烦恼干扰我。我不再把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放在心上。上天啊,祢对我比我对自己还要友善。我把我奉献给祢了,主啊! #

新时代的宗教信仰

图片
  一朵莲花,开出九片雪白的花瓣。 前天在网课上,几个朋友谈到新时代的宗教,认为在目前这个跨宗教时代,相信一个宗教的真理或知识,可以不必挂上该宗教信徒的名份。譬如佛教徒可以相信,甚至推广印度教、犹太教、伊斯兰或基督教的某些教义,不是非要成为该教信徒不可。其他宗教徒也是如此。 宗教真理跟科学知识一样,都是人对上天客观世界的认知。你相信牛顿的万有引力,也可以相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有不知哪一位科学家提出来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相信它,因为觉得符合客观规律和理性分析,并不在乎是谁提出的,也不管提出者的名气或身份。 宗教真理来自于同一个灵感的源头,不同的宗教导师用不同的语言和词汇对它进行诠释,讲的是同一个真理,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越是晚近的先知所揭示的份量越多。他们的诠释因符合感觉和理性而使真理得以确立。多方涉猎对我们有益无害。 譬如巴哈伊信仰对灵魂的讲解,是所有宗教中份量最多的,我们可以从这里获取这方面的知识,以补充我们对佛教的认识,假如你是一位佛教徒。对于一位巴哈伊,也可以涉猎佛教对禅学的讲述,看灵魂在阐诗里的婀娜多姿。我本人就很喜欢读某些高僧的禅诗,这些美妙的诗句,往往将平常无奇的日常生活勾勒出高超的境界,丰富了我们对灵魂的领悟。 (2023年6月2日) #

人死后还有意识吗?

今天和几位朋友聊天,谈到最近很多朋友去世了,于是有人问,人死后还有意识吗?其中一位朋友说,人死后是没有意识的,因为意识和思想只不过是细胞活动的产物,人死了,细胞活动停止了,也就不再有知觉。死后的世界一了百了。 我发觉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因为意识这个东西,在物质世界是不存在的。物质的细胞本身是不会产生思维的,化学作用也不等于思维,亦不会变质成为思维。不管细胞多么活跃,在它的领域也只是物质的升降、进退,不会产生额外的能力。 思维是一种能力,它影响和主导细胞,主导生机活动,跟气机混而为一。既然细胞里没有它,它又怎么会是由细胞产生出来的呢?如果海水里没有盐,我们从海里舀起一壶水,它是不可能有咸味的。 显然,它来自一个更高的地方,我们姑且叫它“天界”。于是有天就有地,有灵魂就有物质,这才叫做“圆满”。 相信灵魂不等于唯心论,也不是走到唯物论的反对面,因为灵魂也是一个存在的“物”,只是跟物质不在同一个等级上。 (2023年6月1日) #

吴建成先生印象记

图片
吴建成走在适耕庄的田野路上 我认识的人物之中,有三个人的名字都叫“建成”。黄建成和林建成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其中结识黄建成又比林建成早许多年。他们现在都已经进入黄昏之年,却都能很潇洒地享受着璀璨的晚景。黄建成在诗坛和拳艺里驰骋,拿过一个《不惑》杂志的“杰出乐龄人士奖”。林建成广交各路豪杰,古道热肠不减当年,不断有文集面世。 我去年在适耕庄的牢友生活营见到吴建成校长,他跟我的上面两个朋友同名,我们却缘悭一面不曾结识。然而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听到他的名字。那时,我离开太平营数年,在古玉梁先生的安排下,去了吉兰丹工作。到了那里,知道距离哥打巴鲁几十公里外,一个叫柯拉那(Kok Lanas)的乡下小镇,有间华文独立中学,叫做“中华独中”。 起初,听闻中华独中是间简陋、学生寥寥无几的学府,过了几年,有人发奋将它复办,做了不少改进,并且从老远的地方请来了一位校长,就是吴建成先生。学生人数多了起来,还有些来自外州,学校也给他们准备的宿舍。 在它复办之前,我曾经写了一个系列文章,分析哥打巴鲁华文教育状况,还做了实地调查研究,却没有把这所远在市嚣之外的独中包括在内,只提到它有复办的必要。 某日,我在哥打巴鲁殷商蔡志成先生的办事处,见到一位身材魁伟的青年。他自我介绍,说是义利粮油公司的吴顺成先生。谈话间,他披露,中华独中的校长吴建成先生,是他的兄长。 又过了许多年,我陆陆续续读到各种关于吴建成的消息,知道吴建成曾经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离开扣留营后,他似乎不曾离开华文教育的事业,在独中、董总、林连玉基金会等机构,做出了漫长的服务。想到这里,不由得对他产生一份敬爱之情。 在新山大学城,某日,我又见到吴顺成先生。他原来也离开了吉兰丹,谈起那个地方,我们免不了要骂几句它的土地政策,并想到在马来乡民包围下的那间中华独中,不知道还有没有生存的空间。 我又在一个讲座会上听到一则消息,说每年华人新年期间,丹那美拉柯拉那中华独中校方都会沿门逐户拜访学校附近的马来村民,给他们派送礼物。因有这友善的传送,周遭的马来村名,对这所华校没有异议。大家相安无事,多年来一直如此。 然而最近,有位吉兰丹的老朋友忽然打电话给我,聊起八、九十年代那些风光的华裔商人,他一一举出名字和商号,说出他们令人扼腕的现状。许多陷入了困境,死的死了,倒闭的倒闭了。问其原因,原来在回教党人执政下的这些年里,不断散布偏激的种族言

杂感

图片
  林鹏飞大师作品,Aeron Lim先生提供 每当想起快乐的事 我都感到一阵平静的纯洁 譬如厨房是最容易产生批评的地方 口味常常欺负感情 欲望往往凌驾于付出 惟有爱能够把心情留住 即使薄如晨雾也总要携带快乐同行 那你又何需要日夜祈祷铲除烦恼? 又譬如,写作是滋生挫折感的温床 纷纭的概念藐视嬴弱的思维 名气和约定俗成的章法压迫缪斯的呼吸 惟有满足于当下一句不作他求 能够发现韧性的快乐 不多不少却氤氲不绝 那我们又何须求神拜佛渴望遥远的安慰? (2023年5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