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在社会
今年中秋,我和家人在苏州外城河畔晒月亮 |
上天造人,人造社会。巴哈欧拉代上天告诉我们:“我喜欢你的创造,所以我造生了你。”上帝乐于看到地球出现文明,蛮荒景象非他所欲。人从上帝那里秉承了创造力,用这个力量建造了自己的社会,体现了天生的合群性。天喜欢人模仿他。模仿等于亲近,等于爱。
祖父母喜欢儿孙围绕身边,这样,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思想经验传授给后辈,有了个继承,就是安慰。有情有义的天,也是这样待人。虽然远在人类之上,不需要人类的任何协助和供应,然而他希望创造物认识他、爱他,赞美他。富裕的人,不也是喜欢曾受他们恩惠的人赞美吗?有识之士喜欢他的学问被人赏识,艺术家喜欢他的艺术被人收藏。天地人之间,有这么一个传承的关系,而显得统一。
然而人跟无形无相的上帝说“我爱你”,下一秒便把这个说辞忘得一干二净,会是怎样的呢?这个爱是无法被人感受到的,它是虚无的。爱必须行动的承载,才能表现出它的魅力;那不过是嘴巴发出的空气的颤动,让不明就里的人以为他们很有爱心。
巴哈欧拉把这个关系说得很清楚:“爱上帝就是爱上天的子民”。你在自己身上看到上天的影子,也在一个人身上看见上天的影子,为了这个影子你去爱他,只为了这个不为别的,就是爱上帝。上帝这就高兴了。你把这个“我爱你”化为纯洁的动机,化为服务的动力,在人民之间创造价值,发现和发扬真理。这种“亲民”行动发挥到极致,其优美如诗。人的境界由此得到拓展,将一己跟大众联系了起来,将信仰与服务等同起来,取得完美的和谐。
人爱上帝本来是一件很个人的事,如今它变成了一个大众的事业,同时拯救了一场爱的虚无主义。个人的渺小得到社会的烘托而高大起来,小我的短暂因社会的永恒而流芳百世,我们的贫穷也因服务而显得丰富多姿。社会的分工合作机制确保了物质供应的顺畅,解决了生存的担忧。社会里的每个人,共同享受到更大的自由和幸福。人类集体创造了社会,社会反过来充裕了人类的灵魂。
社会建成后,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它自己能够不断演进,然而也可能再度被人类彻底摧毁。它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特有的价值。譬如团结这个价值,是不会在个人阶段出现的。人要是隐身山林,舍弃家庭,远离尘嚣,那又何须了解团结为何物?跟兽类和花草树木交往,无须所谓团结。只有在人心之中建立爱的纽带,团结之光才会照射。
在一个人单独的世界里,是没有所谓正义与非正义的,言语行为也没有所谓恰当不恰当。为了逃避滔滔不绝的争论和没完没了的兵荒马乱隐身山林,山林却不会告诉你,这些分歧的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德缺失了。你逃避了那场考验自己的美德也是无法得到完善化。
跟人类有关的精神原则,或老子所说的“德”,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个人层面的精神守则,如纯洁、清洁、自律、精进、信仰、慈悲,悟性、知识等。这是个人靠自己的努力便可以获取的美德。另一类为个人跟群体打交道时所须依循的精神原则,关系社会的组织、运作和发展。团结、正义、中庸、爱心、雅致、负责任等,便是这方面的精神原则。群体包括部落、氏族、家庭、城邦、国家、世界,一圈圈扩大。世界是最大的一圈,我们目前就在这个阶段。
年代久远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和佛教,大多集中于教导个人品德,不多涉及集体生活的原则。譬如在耶稣的年代,国家还没有形成,个人却是亟需教化。耶稣有时对着一群人说话,然而他并不是把他们当作一个群体,而是一群个人。他谈谦卑、正直、仁慈、纯洁、和睦、“爱你的敌人,祝福那些诅咒你的人”、“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不要轻易发怒”等等,都是“人本身的事”。
先秦时代的中国,国家已经形成,孔子根据当时的需要,谈了许多家庭、社会和君王的道德准则。孔子巩固了家庭和国家机构。老子推崇周文王,吁请君王不要过度干涉民间事物,不要激化社会矛盾,和谐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穆罕默德教育了野蛮的部落民族,建立了优秀的阿拉伯文明。这个文明谈到国家的治理、正义的维护、科学、医学、哲学这些社会事项。他设定律法保护了被男人视为跟禽畜无异的女性。国家和社会的论述比之前的宗教多了许多。
到了晚近的巴哈欧拉,更进一步,提出了世界政府、世界行政机构、世界社区、去军事化、男女平等、世界共同语言、世界共同货币、世界共同教育制度、鉴定磋商为唯一处理大众事物的管道等等环球治理概念,大同世界的影子呼之欲出。可见上帝的确是“喜欢人类的创造”, 他要人类把他们的创造物完善化。
社会被创造出来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个人跟群体揉合在一起,个人继续贡献群体的利益,群体则全方位配合和支持个人的精神发展。既然和谐是个人最美好的心灵状态,那么社会也必须反映这种状态。它必须赢得人们的赞美,而不是被人诅咒。来自社会的消息必须是心灵的营养,而不是令人皱眉的负面新闻。个人的高尚行为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肯定,而不是是非不分把糟粕视为精华。这样一个与心灵频率同步的社会,叫作“大同世界”。
延续了数百年的功利主义,依旧是目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威廉詹姆斯说:“有用就是真理。”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这些阴暗面折射到人们心中,发酵成洪水猛兽般的私心杂念。人心浸淫 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大潮流中,免不了多疑善嫉,心事重重,早把自己的本真抛到九霄云外。人间的戾气与大自然的和谐格格不入,以致入静时私心杂念蜂涌而起,一刻的安宁都是如此难求。社会远远没有达到完美的阶段,还在物质主义挂帅的躁动期。然而近年出现的一些新气象却似乎在告诉我们,它正准备往成熟的、更理性的阶段迈进。
也许还要一千年,社会才能达到我们所渴望的完美阶段,然而比终点更有意义的是这个过程。打造美好的社会的过程就是在社会里散播有益的精神原则,这个行为给个人添加了美德的华彩。譬如团结意识、适中、优雅的言谈、少数服从多数的精神、平等磋商的艺术、友爱的态度等,都来自于社会服务,个人凭自己的想象是掌握不了的。这是对他人好对自己更好的双赢策略。人类创造了社会,社会成就了个人,然而社会只有和谐了才是人类的幸福,否则便是所有灾祸的根源。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这颗全人类前仆后续几千年,用血汗灌溉出来的神奇的仙果。
(2024年12月9日)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