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
左起:陈中华、林青赋、李开璇、李文辉、符积虎、穆修德、沈如兰、张俊鸿。地点:笨珍培群独立中学。 我们今天一行,包括中国、新加坡和伊斯干达区的一批巴哈伊,在笨珍培群独立中学听董事长林青赋先生谈他的治学理念。他说到素质优良的老师今天非常难寻,许多老师或行政人员把教育工作视为仅仅一个饭碗,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传授知识尽本分就好,没有意识到作为师者,有义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塑造尊师重道的品格。 他说,这是一个全国各地存在着的普遍现象,重物质而轻人文精神,并不是笨珍所独有。谈到培群最近又要撤换行政人员,有人以为他要求苛刻,不然的话,为什么培群经常换人?其实很多人不了解他,他要寻找的是真正的教育者。 林青赋虽然名分上不是教师,也不是教师专业出身,但是他对学校长期以来无微不至的关注,不停地思索着它的方方面面,殚精竭虑打造一个文化气息良好的校园。这无疑是一场艰苦的抗争,那些林林总总表现在人事上的问题,其实是在教育领域展开的对物质主义的拒绝,涉及人生观和思想行为,处理起来极其不易。 他的这些看似简单的行动,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 所谓教育,根据圣人的指导,基本上就是培养有德性,又能言行一致的人。教育者除了要能够讲好道理,也要自己用行动把道理表达出来。林青赋就是这样一个行动的人,尽管不是所有的决定都能服众,保持言行一致,却一直是他奉行不渝的原则。 他凡是皆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自己确立榜样,给学生打造一个在现实情况下,最好的学习环境。自己长时间付出,不计个人得失。这一点已是一个优秀的教育者的光辉典范。 中国著名学府清华大学的奠基者曹云祥,在一篇文章中说:“社会的重心全在德性,只讲求学识才干,竞相取巧,社会的秩序就不能维持,社会的基础就会崩溃。德性是社会的躯干,学识才是社会的枝叶,大同教的社会并非不要学识才干,不过不能舍本逐末而已。而且躯干不健全,枝叶也不能繁荣滋长,这个道理是很明白的。”(清华之父曹云祥文献篇,页232) 访问团团员符积虎博士等人,今天给培群的捐助之中,就包括一套曹云祥的著作、翻译和蔡德贵教授撰写的曹云祥传记,捐赠给培群学校图书馆。希望这本书的教育精华,能在培群发扬光大。 近代大教育家巴哈欧拉说:“人是至高的灵性物,然而,缺少适当的教育剥夺了人天生的能力。人可比喻作一个丰富的宝藏,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宝石。惟有教育能使之显露出来,使人类获得裨益。” 以下一则故事...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