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与灵的对立统一

 

肉与灵的结合,有如镜与光的关系,难分难舍。光既不在镜里,也不在镜外,一种非常牢固却又说不出所以然的联系。光没有成为镜的一部分,镜也没有影响光的性质。它们互相促进,镜得到光而有映照的功能,光因为镜得以反射,使其存在有了新的意义。然而光不会向镜转化,镜也不会渗透入光里。等到有一天,镜子破了,光和镜告别了关系,镜在物质的世界里朽灭,光在虚空里漫游,矛盾统一并没有发生。

表面上看去,精神是主体,肉身是客体,肉身的存在,使为了蜕现灵魂的目的。从灵魂在肉体朽灭后它继续存在这点看来,的确是这样,然而,在任何一个人身上,灵魂与肉体却不是对立的两个事物,灵魂无法脱离肉体独自发展,肉体依赖灵魂而具备超越物质的能力,它们之间如光和镜一样,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肉体不会成为灵魂的一部分,灵魂从始至终也不会融入物质的肉身,它们之间没有发生转化,可见肉与灵不是一对矛盾,也说不上主客关系。

既然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说法,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的结果,何以在这里却看不到矛盾统一呢?

其实,一般的人都是非常矛盾的,勤劳和懒惰的矛盾,圣洁与堕落的矛盾,慷慨与贪婪的矛盾,丰富与贫乏的矛盾等等,肉与灵在各自的世界,不会产生矛盾,但是由肉身的存在所产生的物欲观念和灵魂的存在所产生的灵性思维,却在精神的领域激烈碰撞。

物欲观念和灵性观念是不能互相妥协的,一个人不可能既慈悲又邪恶,既强大又软弱,既博学又无知,所以是对立的两面,而且每一次发生对立冲突,都会有一方妥协,一方胜利,这一对矛盾不断的进行着转化,有时朝向物质的一方走去,有时往天界迈进,无数次的进退让人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总结起来也就是那一句话:糊糊涂涂又过了一生。

躯体虽为物质,然而,吊诡的是,物欲虽然可以满足生存的需要,但是一旦过度,就不再令人愉悦,反而成为负担,反过来将我们的精神捆绑。物欲观念因而不会使人愉悦,轻松、自由,不符合生命的渴望,而精神方面的情感和思维,尤其化为行动后,给我们的身心快乐的濡养,充裕着生命的本质。

大自然给了我们同样的启示:看那些树木,它们把根置于黑暗的泥土里,泥土是它们的故乡,它们应该喜欢这个故乡,继续留在泥里。然而,所有的树都很非分地突破泥土的封锁,把它们的枝丫伸向蓝天、清风和阳光。它们的本性是向上成长。为了成长,他们必须把根扎在泥土里,必须要有这个物质基础,才可以狂妄地向天空施展它们的英姿。

人类世界比树木的世界高出一个等级,然而道理是一样的。人有向上向善的本性,这个本性造成他必须摆脱物欲的粘性、拘禁和引诱,才能飞翔上帝的灵空。在无数次的试验与考验之中,得到肯定的灵性意识,将会也一种无法被我们理解的方式,融入并保存在灵魂里,使它的内容得到丰富,它的能力得到增加,它的感知全面发展。从哲学的认识论来说,就是这个人的灵魂,往好的方向转化。

一个人活到70岁却能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这跟1岁时的他心灵单纯,有不同的意义。婴孩天真无邪因为无知,老人的纯洁是因为克服了私心杂念,已然向前迈开了一个大步。

(2023年3月23日)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挽救一则历史佳话

谈“勿忘勿助”在精神训练方面的作用

特殊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