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释义及践行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里的“天”,有时指大自然的穹苍,有时是指跟“上帝”同样意思的“上天”或“上苍”。这个概念源自于《易经》,词语最早由北宋的张载提出: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诚明》)当时,儒家受到佛教的撞击,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否定佛教的“人生为虚妄”的命题。“天人合一”后来成为儒释道的共同话题,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部分。道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为一种淳朴的感觉,人觉得自己与大自然融合。这里的“天”是物质的蓝天白云、空气和颜色。

至于包括“天人相应、天人感应、天人相分、天人合德、天人和谐”这些内容的“天人合一”,为儒家学说的一部分。“天”在这里指德性和灵感的源头,为精神的“上天”。这是中国人对“上帝”的称号,然而不是以宗教的形式提出。“天”没有被拟人化,但也不是泛神论。天覆盖地球每一寸土地,看顾着每一颗心灵,既落实于心与小我亲密,又浩然自成,远在人世之上。“天”与“地”的阴阳互动的关系,催生了人文社会。老子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人向天地学习。巴哈伊信仰则说,人跟上天有个契约,按照这个契约,人必须认识上天,崇拜及爱他,如能做到这一点,上天必然会赐予他他的恩惠,实现他的意愿。唯有一个“全能的、全知的、智慧完满的、医疗的、无处不在的”的上帝能够做到这点。他又独自存在,自足自有,并不需要人间的爱和供养,所以上帝跟人说,如果你爱我,就爱我创造的人民,服务他们。人天关系因而得以完善化,形成以天意为依归的人本思想和人类一家的胸怀,跟中华文化的以民为本治理哲学和家国情怀十分吻合。

至于“合一”是什么回事?人有跟上天“合一”的可能吗?看来中华文化并没有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从字面的逻辑来看是不能成立的。“天”如果跟人“合一”,那是降低了“天”的地位,把天降到跟人一样的地步了。如果人能够高超到与天结合,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人所不能为的呢?上帝还是“独一无二”的吗?显然这是对上天的不敬,也是人的无知和傲慢的表现。灵界的实际情况我们不知晓,但是根据圣贤,那是一个有等级的地方。每个等级在自己的范围内完善化,却不能逾越其界限于分毫。

从修炼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作为修炼的目的,却能鼓励人们奋发向上,求取精神和道德的进步。天要人“自强不息”,地要人“厚德载物”,一方面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另一方面服务社会,宽厚待人。这样能获得上天的喜悦,得到他的肯定充斥心中。“天人合一”便是这个境界的形容。“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翌射日”的抗争精神,与“天人合一”的理想并无冲突。

基督教也有“神人合一”的说法,认为凡是认罪并接受神的独生子耶稣救赎的人,蒙他赐予权柄,成为上帝的儿女,得以进入永生之境。基督教强调通过“信仰”获取上天的祝福。然而信徒对“信仰”或有不同的认识,有些人以为只需口头上做出宣示,就立马达到信仰的彼岸。巴哈欧拉对“信仰”的解释却是:有意识地将心中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付诸实践。那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坚持,才能成功的。换言之,信仰也是一种“修炼”,并无捷径可行,从来没有取巧的方法。至于以为进了某个教会,或借助某个特殊人物的神力,一蹴而就达到“神人合一”之境,恐怕都是自欺欺人。

西方国家普遍缺乏人与神“互动”的理解,认为人在上帝面前完全是完全被动的,只有祈求他扶助一途,忽略了人所需的行动和服务。其实,祈祷的力量只要配合行动才是最大的。这种观念形成意识形态挂帅的信徒,形成唯我独尊的排他性心态。

伊斯兰教也有“神人合一”的说法,信徒必须恪守道德,通过良好的行为,达致这个境界。根据巴哈伊信仰的解释,道德观并非源自于人或社会,而是“真理的太阳”的一个属性。人必须遵守道德的约束,灵魂才能获得滋养,在今生和来世获得进步和发展。道德是灵魂的财富。可见东西方宗教和哲学,表述方式虽然不同,意思都是一样的,用意也都是促进人类的文明。“天人合一”不可解读为人跟上帝的合二为一,而是人依循上天的旨意生活和思想,从而获得接近他的喜悦。这是人生在世,最大的福报。

(2023年3月5日)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挽救一则历史佳话

谈“勿忘勿助”在精神训练方面的作用

特殊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