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思放在上天的征兆上
巴孛在一篇祷文里,要我们把心思放在上天的征兆上,不是一阵子,而是经常,“不管外出还是在家,还是从事工作,我把全部信心放在你身上。”这就好比看见上天的身影。巴哈欧拉也教导我们看见上天的美,眼睛不要他视。
这是一件很难用言语来形容的体会,思想放在上天的征兆上,是一个非常甜美的事。以我个人的体会,既然灵魂是上天的一个征兆,一个精神世界的东西,如能注意灵魂的活动,我们整个人就进入上天的征兆里。
这里的要求是行动,而不是“静观其变”。作为开始,可以注意自己肉体在清静状态下的和谐感。我们不知灵魂在何处,然而和谐的地方一定有它的影踪。
和谐是跟不和谐相对存在的,有了不和谐的痛苦,才会有和谐的追求。在和谐与难受的相互转移中,我们对物质思维和灵性情感渐渐看得清楚,能够分别它们之间的不同。
物质生活的缺陷总是不安和惶恐的由来,一个顽固的恐惧感最能够把我们弹出和谐的状况。因而,殷切的探索者会在这两种思想情感的摆动中认识它们,熟悉它们的性质,从而有意识地、刻意地制造和谐,将自己沉湎在上天征兆的海洋里。
物质生活是这个尘世生活的主调,在灵性世界的感觉虽然美好,然而你不得不回到物质的世界里,你需要做工、卖东西、做交易、上学上班、煮饭做菜、料理孩子教务、交通载送、消闲旅行,要报税、理财等等,还有家里人、同事之间带来的各种问题、意见不和、疏远对抗、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都会使你觉得,灵性世界只是一个避难所,一个乌托邦,这些现实才是真实的人生。
在灵性世界里稍微久留,就要迫不及待地回来现实里看看。通常早上或晚上有一段时间献给灵魂,其他时间沉溺在物质里。献给灵魂的可以是祈祷、念经、默思、静坐或气功、瑜伽之类。
灵魂被物质束綁,失去自由,处于压抑的状态,这时我们的思维主要是分析客观事物,了解各种因素之间的利害关系,我在那种关系中该怎么做等等。看来一切都是无可厚非,我们总不至于为了精神的愉悦隐身山林不问世事吧?然而这种物质生活经常使我们迷失方向,觉得疲倦、甚至厌恶呢?
这种情况可归纳为物质思想对灵性情感的压迫,这个压迫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非常厉害。只要往“人间”走去,各种不协调的事物总会扑面而来,一再令我们的心灵伤痛。
社会事物的安排,如果符合心灵的渴望,到处闪耀着友爱、平等、和谐、正义、团结之光,那我们不管去到那离,度好像在灵性世界一样,那感觉是无比美好的。然而,目前社会状况远远说不上完善,是富裕多了,但是在灵性化方面数十年来没有改进。
假如你想跟别人分享一点儿灵性的真理,你发觉,很难找到一个听众。你想办个课程之类教导儿童,假如你的另一半没有共识,他会百般刁难,要你打消这种不赚钱的活动。你希望住家环境和谐优雅,却发现许多人往河里扔垃圾,在屋边烧出阵阵臭烟,年轻人把电单车的静音器拿掉,刺耳的噪声不绝于耳。即使你想恶补一点儿真正的学问,你的朋友往往关心的是,你这样努力读书准是要考个博士,一种揶揄的语气你要有忍受的心理准备。政治人物不晓得社会灵性化是什么回事,在党派斗争里很多美德可以忘记,碍眼的景观比比皆是政治人物却视若无睹。浮躁、肤浅的言语和行动成为主要的新闻,而稀少的一点儿正面事物只是报章一角的点缀。“每个人”都是以赚钱的多寡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赚钱或相等的话题掩盖了一切其他话题。赚钱诚然不是罪过,但是钱财观念显然已经达到极端。我们忙着送孩子去学校,下午又去把他们接回来,却发现他们只注重考试、表演、电玩和嬉乐,教育者只是训示孩子们拥有赚钱的技能,获取优质的物质生活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灵根的培育不再课程里面。那些彻头彻尾的物质电玩和电死节目跟你抢亲子关系。当然还是有教导的机会,不过那是在学校范围之外,何在林林总总的物质思想的狭缝中,义务工作者需要付出并平常更大的努力。在一个家庭里,夫妻的认识水平不同也会带来很多痛苦。譬如父亲希望家里干干净净,东西越少就好,但是妻子却喜欢看各种广告传单,受它推动到商场里买了很多东西回来。一个忙着丢东西,一个忙着买东西,非常的不和谐。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物质主义的压迫。
这压迫的种种形态可以继续写下去,写一本书也写不完。然而这也指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在消弭了极端的贫富悬殊之后,将物质事物的安排和管理,完全归顺于精神原则。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锻炼灵魂,使其获得启示和成长。那样一个社会叫做“人间天国”。
我们目前的年代距离人间天国还有一段距离,我这里所有的唠叨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来。物质的发展已达到巅峰,物质主义的旺盛也是历来之最,巴哈欧拉说,任何文明文明都必须约束在中庸的范围内,一旦逾越了中庸推向极端,就会变成有害的事物。我们看到,民族主义推向极端就变成纳粹主义,传教运动逾越中庸的界限就变成狭隘的狂热主义,极端的物质文明也走向美好的对立面,它的信徒许多成为浅薄的富翁,终身沦为钱财的奴隶,临死都还要为财产的传承烦恼不已,懵然不知灵魂要的是清白干净的心灵。
文明属于物质世界,而物质事物必须依循中庸之道,才会产生裨益。灵性事物就没有所谓“适可而止”或“恰到好处”。我这样说,因想到或许有读者要问,那我是不是在爱心方面、正义方面、纯洁方面、信仰方面也讲求中庸,以免太多了反而变成坏事。
我们在这个世界虽然要美德才能成就大业,然而没有德行的人一样可以生存,致富或所谓的鸿运当头也不是因为德行。美德在这个世界是隐晦的,它在这里这是显露一部分的力量,好让我们知道美德为何物。
胚胎是在现实世界中灵魂的对比,我们发现,胚胎是有干细胞裂变所产生,在干细胞我们没有看见任何的器官和肢体,在胚胎接下来的发育中,这些东西才逐渐出现。
灵魂在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开始存在,在灵魂的干细胞里也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东西,那就是潜藏于其中的美德的“基因”。但是这些美德不会自己发展,而是需要外在因素加以发掘,栽培,才会为他所拥有。这外在因素这就是教育者,可以是父母、老师或其他人。而美德作为灵性事物,是没有反面事物的。譬如,我们可以把财富送给他人,却不可以将贫穷带来。贫穷乃是财富的缺乏。
现在的物质文明把物质世界易变、短暂、不可依赖、假象横生和飞快消逝的缺点全都包容下来,我们的市场精英以吹胀人们的贪念为能事,你能赚多少就赚多少,最好做到世界第一。这种论调滥觞,在台上台下公然承认不觉得不妥。我们被潜移默化之下下意识里认为努力工作赚钱是正当的行为,而默思修炼和服务行动则是业余嗜好,一个人假如太过注重修炼无疑是玩物丧志。这种现实状况影响我们的行为至深且钜,然而我们必须忍受这种逆境,在它的恶劣影响下谋求精神的上长。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