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太平营政扣者适耕庄生活营特辑

今年10月14日,我参加前太平营政扣者在鱼米之乡——适耕庄——的3天生活营,带回一本前政治扣留者所写的文集。最近取出来细读,起初以为,不过是一本应景的刊物,旋即发现,它是一本很有分量的读物,诉说着一段跟历史息息相关的非凡经历。


它跟一般的特辑不同,没有献辞和广告,全是文章和牢友的图片,还附录了太平营的餐单,显然编者注重内容而不是形式,要达到回忆的最大化。封面是一张太平扣留营和华都牙也扣留营的照片,中间是适耕庄著名的海边,一幅晚霞通红的落日景象,象征他们的黄金岁月已被扣留营鲸吞,如今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刻,却依旧辉煌如火,映照大地。

马来西亚左翼前政治扣留犯,来自不同的阵营和组织。大抵而言,有前马来亚共产党部队的武装人员,有些经历了抗英战争乃至抗日战争;有前马来亚民族解放阵线的成员,搞地下活动,为武装的马共输血,搞民运、工运、学运,又有善于搞群众工作的前劳工党党员。

马共除了陈平领导的“中央派”,又有“革命派”和“马列派”,主要目的是要在马来亚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1989年“合艾和平协议”后,武装斗争寿终正寝,左翼政党解散,思想教育跟着沉寂,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的政治犯相继走出营房,成为社会中另一个活跃的群体。太平营也改作其他用途,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

共有230名前政治扣留者参加了今年适耕庄的生活营,他们来自不同的阵营和组织,水乳交融地过了三天充满怀旧的日子。如今已不是热火朝天的年代,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的隔阂都已放开一边,这是不必宣告而得以成立的共识。这本文集也是服务于这样的一个团结理念。牢房及跟它有关的种种共同遭遇,成为一个联系各方思想感情的普遍话题。

这里的作者,大多已经很久没有跟人讲述扣留营的故事了,是在接到主编黄贵文的邀稿之后,才开始思索要写些什么。许多作者毫不隐晦地控诉他们所受到的非人待遇,包括无审讯扣留、殴打、侮辱、单独监禁、长期扣留、精神虐待等。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作者跳出沉重的话题,以轻松、跳跃的笔调,揭露一些鲜为人知的牢狱生活细节。

文章有:《缘起——2022太平营政扣者生活营》、杨文波(杨白杨):《恶罚下的牺牲者——杨亚柒同学逝世40周年祭》、北雁:《怀念战友——杨亚柒君逝世40周年》、刘道南:《我的家》、李开璇:《营里营外》、驼铃:《书生的独白》、文之:《一张贺卡的记忆》、黄贵文:《到各区去送粮》、明湖(新加坡):《我经历了13年无审讯扣留的磨练》、山林:《记录甘文丁扣留营的岁月》、侯亨能:《甘文丁五年——人生的启发》、刘清泽《太平营旧照文件的联想》、陈佩仙生前口述:《在秘密监禁的日子》、苏明:《那些年二三事》、刘道南:《那一条双喜的面巾》、颜国庆:《从太平到华营的经历》、贵文:《黑车行》、赖兴祥:《营中趣事》、龚宝镭(双溪大年):《18罗汉事件和我的牢狱生涯》、黄贵文:《牢友的过去和现在》、杜波 :《迎接百年未有的新变局》、吴建成:《“定风波”的联想》、刘跃民:《缅怀陈大智同志》、周毅豪:《关心时事、与时并进》、北雁:《狱中情》、锺国生:《小城故事——适耕庄》、锺永祥:《一次五区集会的扩大》。

其中,赖兴祥的《营中趣事》谈到,1975年2月,他进太平营后,不久来了其他政治扣留犯,包括巫裔的赛胡辛博士、安华依不拉欣、阿迪斯、伊卜拉欣阿里等人。他们当起了华文老师,各找一个异族学生上课,他负责教赛胡辛,侯亨能则当今天成为首相的安华的老师,每天大约学习一小时。赖兴祥说,他们学习的态度很认真。

安华如果看到这篇文章,他会不会也写一篇文章回应?记得他以前写过中文的“我们是一家人”。

山林是前马共战士黄逸的笔名,所写的《记录甘文丁扣留营的岁月》,记录了下山后在扣留营一段短暂逗留的情景,不渲染铁窗风味,着墨于各种狱中趣事,譬如写谐街警察局扣留所,囚犯给钱狱卒买食物,形成囚犯与狱卒间的微妙关系。在太平营他们又发挥捕捉麻雀的本领,叫其他的扣留者佩服这些山里来的共产党人所练就的一身本领,把和平下山后战士的心情做了细致的描绘,这类文章不可多得。

黄贵文的《牢友的过去和现在》,有感而发,对牢友出来社会后,该以怎样的理性态度,继续维持团结以谋共同的福利,提出他的观点。对于左翼阵营内,依旧存在着的意识形态的纷争,可谓“有的放矢”,却是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发出真诚的呼声。他希望牢狱培养出来的共同感情,类似的经历,可以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凝聚逐渐分散的心灵。黄贵文是适耕庄生活营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的超派系立场从这次生活营可以看到,已得到越来越多左翼人士的响应。这一股前政治扣留者形成的社会动力,不容忽视。这篇文章获得侯亨能的积极回应。

杨白杨写他的同学、马大华文学会主席杨亚柒在狱中受到的非人待遇,导致精神失常,释放后在他家的果园投缳自尽的悲剧,是对内安法令的一篇血泪的控诉,也是我国奉行殖民主义暴政下,践踏民族平等的铁证。那年代,华校精英很多都像杨亚柒那样投身社会运动,置个人安危于度外,虽然以失败告终,他们的奉献精神却没有被人们忘记。杨白杨这篇《恶罚下的牺牲者——杨亚柒同学逝世40周年祭》,不但纪念了他的难忘的诤友,也让我们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还有很多好文章,这本书的确值得收藏。

(2022年11月29日)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挽救一则历史佳话

谈“勿忘勿助”在精神训练方面的作用

特殊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