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个性的人

 

 ——谈玛莎露特

巴哈欧拉对思想改革最大的贡献,或许在于个性的消除。今天的思想界和文艺界,很少谈到消除个性的课题,对个性的批判十分罕见。显然今日社会的认识水平跟巴哈欧拉所要求的水平相去尚远。

个性是英语的personality,它和性格(character)之概念有根本之不同。个性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出现的、跟他的自我有关的特性;而性格则是美德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所给予人总的印象。今人常常有如此一种念头:要尽量表现自己的本性,让别人尝到他的颜色。人因怕被人踩,而要处处显露自己强悍的一面,往往就表现在一意孤行,不肯与人平心静气地磋商。这样的人如果提了一个意见,后来被人反驳,觉得自己错了,为了维护自我的尊严,他无论如何是不肯承认错误。这种人很难容得下别人的错误,也不会珍惜别人的付出,却要别人处处顺从他、迁就他。这个性之维护往往对家庭和团体的和谐构成破坏。这个普遍的人性的弱点说明了灵魂之不够自由,深深被自我所囚禁,欠缺满足的心态。

巴哈欧拉吁请人们服膺于真理,摆脱家庭和社会环境、民族和传统的羁绊,完全放下一切旧思想和旧习性,掏空心灵去承受上天的真理。许多人以巴哈欧拉和阿博都巴哈等信仰的中心人物为榜样,将自己造就为内心纯洁,成功摆脱自我之羁绊的新时代人物。

另一方面,巴哈欧拉未来社会的民众事务,将采用磋商的方式来达致共识和决定,在磋商里每个人都有义务为那思想的海洋贡献一己的意见,然而意见提出来之后就是属于大家的了,不再是某某人的见解。发言者要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言不不尽,然而被接纳了无需居功,被拒绝也没有必要努力捍卫。这个精神原则为社会普遍接受之后,个性的菱角将被磨平,社会戾气必然减少几成。

这也昭示了,巴哈欧拉的来临宣告了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的终结,未来社会必将少一点儿歌功颂德的风气,不再吹捧个人的贡献,而是以表扬上天来取代。这时,更多人愿意默默地行使高尚的行为,为了上天的爱不惜千辛万苦将自己变成圣灵流窜的渠道,不在乎有没有被人发现,更不计较有没有被人提起。

马来西亚巴哈伊总会最近在致给全国巴哈伊的一封函件中提到英国女子玛莎露特。玛莎露特于1922年,当时她已50岁,受到阿博都巴哈的感召,潇洒地离开她剑桥的老家,做了两次伟大的环绕世界之旅,每趟的时间都超过七年。她舍弃自己的安逸,坚忍疾病纠缠的痛苦,访问了欧、亚、非、澳和美、加众多的国家,将巴哈欧拉医疗的讯息传给了无数的人,包括一位在位的女皇;在中国,她会见了孙中山、鲁迅和曹云祥等人。

玛莎露特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自我的影子。她的一位同道写到:我看她的时候多过听她讲话,他没有个性。你看不到她,只能见到祂。她是西方世界的使徒。

玛利亚女皇表示接受巴哈欧拉之后,玛莎露特再度访问皇宫。她从她下榻的酒店步行数公里,走到皇宫,以显示她对上天深刻的感激,好让她成为一个工具,完成了这一个历史性事件。

以下这首诗道出了一个没有个性的人的境界:《什么都不留下》

但愿上天给我指引和扶助

我不祈求高深的思想

只求一粒诚实的种籽

这好过一千个逻辑思维

我请求祂给我纯洁

像根蜡烛,燃烧在祂的道上

什麽都不要留下,即使是灰烬

以诉说我的存在

姆哈芝医生(Dr.R.Muhajir

201651日)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挽救一则历史佳话

谈“勿忘勿助”在精神训练方面的作用

特殊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