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烦恼?


让我们试图从人的两重性这个角度,去认识什么是烦恼,或可给这个老旧的课题患上一层新的意义。

我们的心可以朝向灵性的抽象世界,洞察精神原则和灵性课题,也可以转向物质世界,知晓物质环境状况,包括我们自己所处在的环境和自己的物质状况。

烦恼很少来自精神方面,大多数出自于物质。譬如说,一个人为自己学问太少而苦恼,假如是精神的一面,只需自己努力学习就解决了。烦恼也就消除。

然而大多数是觉得自己跟不上、学不来,你给他好书他慌慌张张还给你。这就是属于物质层面的了,因为他的问题属于物质教育和人文教育领域。

当灵魂转向物质事物,我们可以了解物质事物的各个方面,灵魂捕捉物质的方法堪称奇特,它将看过的影像重新显现在脑子里,可以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想象可能出现的状况。还可以从文字符号联想到具体的图景。

我们习惯性把经历过的事重新放在脑幕上重看一遍,这就是反省。反省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实践过后进行反省,在反省中我们寻找管辖这些特定物质状况的精神原则,从而掌握事情的真相。

这里的前提是,你必须了解至少一部分精神原则和它们的使用范围,才能将事情的原本面目确定下来。反省也才有积极的作用。

在缺乏这方面认识的情况下,人觉得自己藐小,在物质世界的欺压下节节败退退,对于没有显示自己意愿的物质状况感到无奈、无助、不满、恐惧、愤怒、不安、抱怨等种种负面的感觉。

物质本身没有善恶之分,有的是我们看不到更高的精神原则的情况下,我们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一种直觉的发酵,便是一阵阵令人难受的烦恼。

如果这人懂得纯洁这个精神原则,他会选择把这物质思维忘却。不然外面的浑水拨进来。这就避开了被烦恼继续蹂躏。纯洁总是我们解救自己的第一道防线。

如果他认识到,物质世界总是残破不堪的,我们不妨给它建构一个美丽的图景,在自己的心灵上。他就跳出了烦恼的势力范围,跑到灵性世界那边去了。

所以说,没有灵性认识的人,无法摆脱烦恼的约束,更加不可能没有烦恼。

存在的物质问题,是不可以用我们的思想将它解决的,我们的灵魂可以掌握物质状况,却不可以直接干涉它的运作并将问题解决,所以人会不断回到同样一个物质的死结之中,这些对同一个物质状况的“起心动念”,免不了还是在来自于自我的层面,也就是阿博都巴哈所说,“人较低的本性”。这是一种很容易形成泛滥的思想。

这种纠缠乃是烦恼的本源,思想进入了死胡同。中国人讲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就“思”的一条,鉴定了“多思”的为害。

#


(2007年)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挽救一则历史佳话

谈“勿忘勿助”在精神训练方面的作用

特殊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