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宗教聚会


我觉得有股冲动,要为这个聚会写几句话。

在我20年的采访生涯中,出席过无数的会议,它们都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但是,一律的都摆脱不了本身的局限。它们代表社会的某一个群体,不是血缘性,就是地缘性,再不然就是业缘性,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一定是政治性、政府行政性质、宗教性、或人道、卫生、人权、爱国、环保、青年等等之一种,代表社会一部分人或社会局部的动向,即使他们志气高昂,理想高超,但是社会整体的那个部分没有动静,不能与之相配合,他们的目标也就遥遥无期,像一道清水流入一片污浊的大江,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个在古来士年那举行的聚会(2014年6月7日,在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没有显赫的人物出现,一眼看去就好像在市集上的一群,男女老幼都有,从十几岁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人数也不多,70人左右,语言在这里只是一个沟通的工具,无关民族性或身份地位。这群人来自柔佛州各地,以新山、士古来一带的人数最多。

他们对于所要建立的社区将是一个怎样的模样虽然尚未能一窥全貌,但是他们并非茫无头绪,相反的,他们从现代圣人巴哈欧拉那里认识到现代人和未来时代人应有的个人生活原则,和社会该以哪些原则处理大众事务。在这样一种共识的基础上,他们在这里需磋商工作的细节,检讨和审查自己的实践成效。

很多人以为社会建设和发展必须要有政治人物的参与才会成功,然而他们却以事实证明了这个说法的荒谬性,这些极平凡的人物,通过巴哈欧拉和世界正义院的指导,却建立了一个全面的、能够自行运作的社区,虽然还是初期阶段,但是远景非常叫人兴奋。

而且,人民大众白手建立自己的社区也是有样可学,印度的比哈尔邦的情况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这里,民众建立了一所巨大的莲花型九边建筑作为社区的中心。在南太平洋小岛塔纳岛,同样性质的社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展开,当地社会领袖的加入,使许多社会问题有了完善的解决方案。

士年那会议看来还有不少续篇,我在能力范围内继续给大家作出报道。(2014年)


上月(2014年6月)30日晚上,在新山士兰邦路的一间基督教堂内,举行了一场跨宗教集会。虽然出席者寥寥不上百,使偌大的厅堂显得格外宽敞,但是它的意义,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却是非常重大的。出席者有基督教、佛教、道教、锡克教和巴哈伊信仰。看来只要有人肯主动召集,很多宗教人士,尤其在今天这样的环境内,都会乐于看看别的宗教信徒们在做些什么事。

他们聚在一起,为了唤醒自己以及社会大众对艾滋病病人和这个社会现象的觉醒,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了解到,艾滋病这全球性疾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凭单独的力量将它克服。唯有世人在团结合作基础上,克服了人为的障碍和偏见之后,才又彻底解决的希望。吊诡的是,宗教作为一个团结社会的工具,却因为本身的腐化,反而成为一个社会分裂的主要因素。

因而,不同的宗教信徒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有助于消除一个教徒对另一个教徒偏颇的观念,并看到彼此之美。正如这个简单的聚会,他们从艾滋病的课题看到了彼此之间祈祷方式的不同,正如每一次举行的跨宗教聚会,有很多的询问和回应,有些人穿着宗教的衣服,有些只穿普通的衣服,但是同样的互相欣赏的眼光,出现在许多人眼里。

有4名来自巴哈伊信仰的青少年参加了这项活动,他们都有一定的社会服务经验,他们很高兴有机会和其他宗教的信徒互相问候交流。当晚没有演讲,只是不同的宗教信徒轮流上台祈祷。

他们认识到各宗教起始的年代有的悠久有的比较晚近,但是各宗教的首创者都是曾经受到同一个天界的源头的启发,讲述同样的一套真理,只有程度的不同却无优劣之分,今天的一些教徒委实无需为了一些简单的表面的差异而起争端。

#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挽救一则历史佳话

谈“勿忘勿助”在精神训练方面的作用

特殊的客人